Statoil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Atlantis Resources (潮汐發電公司)、Siemens (西門子) 以及 Wavestar Energy (丹麥海浪動能發電公司) 等公司,藉由海洋來展開新的永續商業模式已行之有年;事實上,他們正是在找永續模式的新創公司。它們是怎樣增加價值的?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他們會對現狀帶來什麼衝擊?你可以藉由商業模式圖來了解這些問題、勾勒出像大海般的生態系統。商業模式圖這樣的工具可以幫助你不只單單了解一家公司怎麼做生意,也能認識如「藍色經濟」般的整個生態系統。
藍海,新的經濟勢力
從本世紀開始,海洋已成為一股新的經濟勢力。造成這股趨勢的原因很多,但這些原因跟我們對海洋環境越來越熟悉有關;新的科技讓我們在可負擔的情況下獲取海洋資源;更多的漁獲、替代能源、探勘礦物,等等等。很明顯,人類加速擴大探索海洋周遭已經是一種趨勢。除了那些已經建立的海洋工業,漸漸出現的新活動,包括離岸再生能源、水產養殖、深海海床礦業及海洋生物科技等,都讓海洋經濟有新的契機、成長,且多樣化發展。政府在促進海洋經濟成長裡,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透過新的國家海洋發展計畫,世界各國開始從海洋發掘「新」的工作、創新,以及競爭優勢。
什麼是藍色經濟?
有另外一個影響海洋經濟未來發展的因素,它就是所謂的「藍色經濟(或稱藍色成長)」。這個概念跟「綠色經濟」系出同源,但更強調過度捕撈、海洋棲息地破壞、海洋汙染、氣候變遷等等因人類行為對海洋環境生態帶來的影響。幾乎在每個國家的海洋策略與政策,你都可以瞄到一點「藍」,因為各國政府或多或少都在推動經濟成長與海洋環境保護間的永續平衡。關於海洋的論述也越來越「藍」;儘管現在「藍色經濟」的論點百家爭鳴,但其實還沒有個普遍一致認同的定義。
企業要如何在藍色經濟裡增加價值?
藍色經濟在歐洲,每年有近五千億歐元的毛附加價值。藍色經濟有潛力可以在符合環保指標且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創造出聰明、永續且廣泛的經濟增長。要把這潛力化為現實,關鍵點是理解價值如何被創造、傳遞、獲得,並要知道這個潛力到底有多大。
MARIBE 經濟專案(Marine Investment for the Blue Economy, 藍色經濟海洋投資)為了找到共識,把三十家公司跟它們的商業模式繪製出來並加以評估。其中有二十二家是「藍色成長」公司,其下分為:再生能源、水產養殖、海洋生物科技,以及離岸礦業。我們研究過的公司是:
海洋再生能源:Scotrenewables Tidal Resources Ltd. (潮汐能源), Atlantis Resources Ltd. (潮汐能源), Wavestar Energy (波浪能源), Carnegie Wave (波浪能源), Siemens Wind Power (固定柱風能), Dong Wind Power (固定柱風能), Statoil Hywind (浮動柱風能), Principle Power (浮動柱風能);
水產養殖:Hortimare, Nireus, Marine Harvest, Kefalonia Fisheries, Open Blue Sea Farms;
海洋生物科技, PharmaMar, Stellar Biotechnologies, Sealife Pharma, Porifarma;
離岸礦業: Kongsberg Maritime, Nautilus Minerals Inc. , Bosch Rexroth, Global Sea Minerals (DEME 集團) and OceanflORE (IHC Merwede 與 DEME 集團合資)
MARIBE經濟海洋圖用商業模式的視角呈現創造價值的過程,這個海洋圖把每個公司跟每個區塊都呈現出來。
我們從這 30 間海洋新創公司學到的四件事
藉由分析商業模式圖,我們可以確認這些商業模式的元素與特色。換句話說,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開始一門新的生意,需要以下四點:
1. 一定要有合作伙伴:新創公司需要藉策略夥伴、接觸市場、資金、知識、共同發展以及資源共享,來支撐整個生態系統;
2. 要有長遠的目標:你需要長遠的願景才能在大海中開展新的商業模式;這是需要做研究發展、花時間來開發新科技以及新生態系統的。這些公司都有卓越的野心,要來打破現狀;
3. 製造產品原型是核心能力:部分的商業模式需要有科技創造,比如潮汐發電或離岸風力發電的原型機。各家公司擁有的科技不同,但都有打造產品原型的能力;
4. 要能獲得政府的補貼:在建構起可以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前,開發海洋相關的新產業是需要花上很多時間的。所以一開始,還沒有其他公司或投資者的挹注前,有相信這些新區域值得發展的政府所提供的補助,顯得非常重要。
如何了解藍色經濟中的 30 個商業模式?
我們的專家團隊精選了幾個公司來研究。我們把每個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都用商業模式圖來呈現;研究了他們的網站、網路上的各種期刊雜誌報導,繪出第一版商業模式圖。接下來我們先後請外部專家及各公司的執行長或代表來驗證做出來的商業模式圖。
我們學到一件事:從不同的來源可以獲得極大量的資訊!我們拿給各家公司執行長或代表看的商業模式圖,其中的架構、細節與深度,令他們驚訝不已。不過呢,最有價值的事,還是能跟每個公司進行策略性的對談。
在我下一篇文章裡我會更深入闡述海洋經濟,並且讓你知道你可以如何利用 Steve Blank 設計的投資就緒度(Investment Readiness Level)衡量這些新創公司的成長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