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設計與商業的結合最令我感興趣的,就是它們分別用截然不同的方式,面對很多的不確定性。
在商業的世界裡,不確定性無所不在;想想未來、下一檔銷售、或是競爭吧。傳統企業所做的很大一部分是消除、減少和規避不確定性(或稱風險),以便獲得可觀的獲利。這一向是大家做得很好的地方,在很多時候它也的確是很好的做法,但不是永遠都是最好的方法。
在重視控制與確定性多過創新、重視過程而抑制新點子的情況下,「消除風險」會變成自然反應。在這個世界觀中,任何不確定性都是不好的。這甚至可能導致假的確定性成為大家接受的真理的情況。「五年商業計劃」,有聽過吧?
設計則採用另一種方法:試圖將不確定性當作培養新想法和新方向的養分,用以平衡功能層面的(已知)風險與不確定性。
我很希望看到在商業上採取這種作法。
成功的新創公司早就知道這個做法了:他們積極地尋找還沒有開發過的空白之地。他們知道,那些才是新點子的所在之地。
不確定性的黃金圈
要更了解這件事,那好好探究什麼是「不確定性」就很重要了。「它」從哪裡來?首先你要知道的是,不是所有的「不確定性」都長一個樣;他們有很多不同種類。
要理解不同種類的不確定性,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利用 Sinek 的黃金圈;黃金圈中的「為什麼做」、「怎麼做」、「做了什麼」三個面向,都有各自的不確定性。
- 「做什麼」的不確定性 常常在事實不明(或把假設當事實)時出現。觀察,測量和實驗可以很好地幫助減少、探索這種不確定性。一種處理這種不確定性的糟糕方法,會是把權威的話當作事實,或者假設你已經知道真相而不檢查。
- 「怎麼做」的不確定性 可以透過原型設計來減輕,或用一些靈活的方法而不是直接進入規劃執行程序。這樣一來,你有時間找出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在處理不確定性時最要不得習慣就是,面對未知的領域,試圖用最好的情況來規劃並藉此提升效率。想想那些超過預算的軟體計劃;一件事情做第一次跟第一千次有根本上的差異,而且衡量效率的標準也完全不同。
- 「為什麼」的不確定性 是第三種,常常被忽視或掠過。這種不確定性會讓團隊無法取得共識,或把團隊陷在無法下決定的進退維谷間。這種來自內部的不確定性真的很要命;前面兩種不確定性是源於對外部世界的不夠了解,但這種不確定性是源於你。為了讓你將時間、精力和時間投入到一個項目裡,必須讓你瞭解或認同的是什麼?解決這件事的好方法,是用願景圖(vision canvas)找出你的公司、團隊、以及個人願景。糟糕的方法,則是一直提醒大家份內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大家無論如何堅持下去。學習認識這種不確定性並處理它,是開啟成功設計旅程的關鍵。
還沒結束
好,了解這三種不確定性,很棒!但「不確定性」沒那麼簡單!到目前為止,我們談的都是可以、也需要減少的不確定性。不是所有的不確定性都是這樣。
有時候,保持一個不確定性久一點是沒關係的,偶爾也會需要延緩下決定的時機。傑出的設計師們都有辦法這麼做,並同時在腦海中持有多種可能的觀點。
要理解這一點,試著把設計過程想成一連串的決策。有些決定無關痛癢(比如:要藍色或紅色的腳踏車?),也不怎麼會影響最後的結果;有些決定則至關重要(比如:要製造腳踏車還是製造汽車?)。
追求效率的話,一般建議你先做那些至關重要的大決定,晚點再處理那些無關痛癢的小決定;但你也可以反過來。設計師可能會試著在不影響最後期限的前提下,越晚做重大決定越好;如此一來,他能在有最充分知識的情況下做決定,而不是瞎猜,同時竭盡所能探索該決策周圍的灰色地帶。對設計師來說,模凌兩可是可被接受了。
如果你仔細想想,這其實很有道理:我先前談的不確定性是要知道一件事情是真或假,而這種不確定性可不是非黑即白。一件事情是真或假,可以有衡量的標準;但如果你還沒有那套標準,模稜兩可先吧。
你呢?
下次你處在一個不確定的處境時,試著查明你是否需要解決它/為什麼要解決它。它又從何而來?
當你越審視不確定性、越去面對不確定性,你就可以確保它不會變得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