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很難搞;它會讓你,嗯… 感到不確定,而且令人恐慌。生而為人,我們天生就害怕不確定性。在這篇文章裡,我們要告訴你,有哪些明顯逃避不確定性的症狀,會阻礙創新的發展。
探索未知
事實上,每次你在做決定的時候,都是在探索未知,或說是在測試你對未知的預測有多準確,而結果,可能有很多種。不僅是為自己做決定時,特別是當你的決定會影響很多人,是很有壓力的。
也許你會覺得:「等等,我不覺得做決定有什麼的,我沒這種困擾。」嗯,我有時候也這麼覺得,感到確定的感覺真好!但細細思量,其實我是在自我催眠,假裝沒有任何未知數—而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問題總在此刻悄悄浮現。成語「驕兵必敗」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生而為人,我們總想方設法欺騙自己,讓「未知」自動消失,不管是單獨一人或在團體中都覺得安全。這些「方法」有些顯而易見,有些比較隱晦。對我來說,「像設計師一樣思考」就代表要時時去意識到這些行為機制,並了解它們如何載舟或覆舟。
如果要創造新事物,就必須對「探索不確定性」感到熟悉(雖然這感覺依然不會很美好),關鍵是要發現自己何時下會意識地逃避不確定性,一點一點學會控制自己面對不確定性時的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辨識「逃避不確定性」的手段
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列舉幾個常見,或我自己也曾深受其害的「逃避不確定性」行為機制,讓你知道如何辨視它們、克服它們,進而真正的面對未知。當你需要新選項跟新點子時,必須避免這些行為機制!
1. 敘述型謬誤
人們常因為一個好的故事就信以為真,而非取決於事情的「真實性」。
如同在我們書中所描述,「故事」可能是分享知識與觀點最好的方法。自有人類以來,我們就用故事來理解這個世界。但是,每個故事都帶者創作者的角度、議題;它是創作者做出選擇後的產物,它只能告訴你創作者的觀點。每個故事,包括你身邊所見的新聞、廣告、歷史、公司願景,甚至是你個人的記憶,都會為了突顯故事中的重點,而捨去很多其他資訊。
從一些歷史典故及書籍,便能輕而易舉地發現這點:歷史,是奠基於歷史學家為了解釋所發現的證據而創作的故事(詮釋),畢竟歷史學家不在事件發生那個時空,也沒有所有的證據;即便是近期所發生的那些,你認為一定有所有資訊的事件,都還是會有南轅北轍的詮釋。
難道說故事是不好的嗎?當然不是!故事有強大的力量來澄清、解釋,並帶來啟發;但沒有一個故事是完整的事實,只根據一個故事就做決定相當危險。只聽片面之詞會綁手綁腳,這在你要創新時是相當不利的!
如何辨識:
當某事的發生只有一個「官方」的「正確」說法(故事)。
因應之道:
環顧周遭,人們在說的是什麼樣的故事?這些故事背後的理由是什麼?有什麼是被「禁止說出口」的嗎?試著去找不同的觀點,找出那些在「官方」故事裡沒提到的事;哪些部分被省略?為什麼被省略?如果你選擇對立的觀點會發生什麼事?
2. 草包式思維(CARGO-CULT THINKING)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許多軍隊裝備及補給被空投到一些位於太平洋邊陲的小島叢林,供駐紮的軍人與從來沒看過這些東西的當地原住民使用。戰爭結束,軍人離開,不再有補給,當地原住民便建築了假的機場與跑道,用火柱當跑道燈,模仿軍人的行為,以為這樣補給就會再次從天而降。想也知道,補給沒有再出現過,但部份的貨物崇拜(cargo-cult)依然盛行。
「貨物崇拜(cargo-cult)」一詞被物理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拿來形容草包式科學
(cargo-cult science),指那些看似真、實為假,沒有照科學方法進行的假科學。
在商業上同樣也有許多「草包式策略(cargo-cult strategy)」。「只要照著某些步驟,你就一定會馬上成功。」相信這種話術,絕對會讓所有不確定性的感覺立刻煙消雲散;但,這真的能為你的生意帶來成功嗎?
如何辨識:
草包式思維是一種為了獲得某種效果而複製相同作法的思維模式。它的邏輯是:甲公司很成功,因為它們有乙科技。如果我們也擁有乙科技,我們也會很成功。但事實上,成功無法被保證。
因應之道:
試著想想看,這種作法(乙科技)真的是他們(甲公司)成功的唯一原因嗎?還是有其他的致勝因素?你可以找出反例嗎?有沒有其他的選項?
3. 銀彈(SILVER BULLETS)又稱蛇油(SNAKE OIL)
人都喜歡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案,而這種信念可以取代對不確定性的恐懼,這種想法我們稱之為「銀彈」(silver bullets,因為銀彈可以神奇地殺死吸血鬼跟狼人這些壞東西)。世界運作的方式通常沒這麼簡單,但為了讓它看起來更安全點,我們常忽略困難的部分。
如何辨識:
當有人說:「這是唯一的做法了!」其實並不然。當所有人都認同只有唯一一種可能的做法時,你可能更需要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因應之道:
紅隊測試:戰略級團隊與低容錯組織如何靠假想敵修正風險、改善假設?Micah Zenko 著
指定一位惡魔代言人:負責提出不同的計劃,尤其當大家都已經同意某一種方法時。美國陸軍已正式把「惡魔代言人」放在決策過程中。「如果有人說『這是最好的方法』,你最好趕快逃之夭夭!」過去成功的法則,在今日這變動頻繁、新問題層出的社會裡,不能保證未來也能成功。
同場加映:
生存偏見(或稱成功偏見)
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 N. N. Taleb 著
「生存偏見」與「銀彈」有一曲同工之妙。當某件事情很成功時,我們都想知道它為什麼成功。但就像我們方才所提的,成功是一個故事:我們不知道它的全貌,只能看到它的表徵。為了瞭解此成功的原因,我們常會忽略相似的失敗嘗試;運氣比我們想像的佔更大比例。你要用什麼方法,讓幸運之神眷顧你?
保持(不)理性
不理性的力量:掌握工作、生活與愛情的行為經濟學 Dan Ariely 著
理性、邏輯思考,有很多優點;但,濫用理性與邏輯,也可能讓你忽略不確定性。每一個邏輯論證,是需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而我們很容易把假設當事實。精準預測讓人心安,但這只是為「你以為自己知道的事」所做的推斷。而且呢,人是不理性的;假裝我們是理性的,並不能解決問題。不理性會永遠長存,而這不是件壞事!下次遇到問題,試著別那麼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