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Haas 商學院,教授應用創新學的講師,同時也是 Haas@Work 計畫的執行長 Dave Rochlin,最近在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評論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發表了篇超棒的文章 “「當創新遇到高階主管」(When Innovation Meets the Language of the Corner Office)”。這篇文章要講的是「創新」和「策略諮詢」的語言、過程有什麼不同,這意味著負責創新的主管要與高階主管溝通、要求資源。
我就不透漏太多內容,文章重點是最終,負責創新的人要把創新策略翻譯成高階主管/決策高層聽得懂的語言、以尋求支持。我跟 Rochlin 談到此事,他提到應該在溝通時加入說故事的手法。但,他不覺得跟忙碌的最高階主管對談,用那種設計思考策略家們都愛用的 TED 演講風格會有用,因為這些高階主管說的是另一種「策略顧問」語言。這點我完全同意!
設計一個好故事
不過呢,故事要說的好,必須要將敘事手法、故事框架及故事線“設計”好,進而能夠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帶領他們到一個新的境界,能好好思考你所論述的問題、機會或是策略。如 Nancy Duarte 在《設計一門好生意》書中提到,“說故事”是「用有說服力的敘事結構傳遞思想的藝術;故事要有頭、有過程、有結尾、有戲劇張力、緊張懸疑,帶領觀眾神遊到另一種思考、感受、行為的境界。」換句話說,身為一位創新者,不僅要針對不同觀眾設計不同說帖,為了讓決策高層支持你,更要學會說故事的技巧。
最棒的部分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說故事高手。正如好的故事總能說服我們,我們每個人也都能說出有說服力的故事。當然啦,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下一個大文豪海明威,但要把故事說好是有訣竅跟工具的!好的故事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說故事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從兩兩閒聊,到精彩的 TED 風格演講;從推銷話術,到會議室簡報;這些,都是故事。
說故事架構圖
不管是什麼樣的故事,Duarte 在書中解釋到:所有的故事都有相似的結構,像三幕劇一樣的開頭、過程、結尾;你的故事也要如此。但為了讓人接受你的點子或達到你的目標,必須專門為觀眾設計故事。
TED 演講就是設計來在十九分鐘內讓上百萬(現場與線上)活躍於社群、志趣相投的群眾能耳目一新;在面對創投時,你要說服的對象卻成了少數幾個絕頂聰明卻小心謹慎、已經聽過太多新點子的投資人,讓他們放心拿錢出來投資你,而且你可能只有90秒的時間來說服他們買單。
好的商業模式不會憑空出現,設計良好的故事也不會無中生有;必須在說故事前考慮觀眾對你主題的有什麼感覺、想法、他們已經瞭解了多少、還想聽到什麼等等。面對一群難搞的疑心鬼呢?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讓故事令人信服,可以用上他們偶像的名言錦句,或真實的量化資料。除了把故事主題、觀眾,以及三幕劇說故事法結合在一起,同時你需要將上述提到的這些,與你所希望達成的目標考慮進去。
跟商業模式圖一樣,說故事架構圖裡的每個元素跟改變都會彼此影響。